結合污水處理的 “預處理 - 主處理 - 深度處理 - 污泥處理” 全流程,柱塞泵的應用場景聚焦于高負荷、高要求的關鍵環節,具體如下:
污泥是污水處理的主要副產物,其含固量低(初沉污泥含固率 2%-4%,剩余污泥含固率 0.5%-1.5%)、粘度高,需通過 “濃縮 - 脫水 - 干化” 實現減量化。
污水處理需投加多種化學藥劑(如絮凝劑、消毒劑、pH 調節劑),藥劑投加量直接影響處理效果與運行成本,柱塞泵的 “線性流量特性” 使其成為好的設備。
隨著城市地下空間開發,部分污水處理廠采用 “深埋式” 建設(埋深 10-30m),或需將污水跨區域輸送至遠距離處理廠(揚程要求 20-50m),常規離心泵難以滿足高揚程需求,柱塞泵可發揮優勢。
部分缺水城市的污水處理廠需建設 “再生水回用系統”,通過反滲透(RO)技術將尾水處理為工業用水或市政雜用水,而反滲透膜需 1.5-3MPa 的高壓進料壓力,柱塞泵是核心動力設備。
為充分發揮柱塞泵的優勢,需結合污水處理工況好的選型,并建立科學的運維體系,避免因選型不當或運維缺失導致故障:
- 壓力與流量匹配:根據工況需求確定額定壓力
- 材質適配:接觸腐蝕性介質
- 驅動方式:電動柱塞泵,需結合廠站供電條件與壓力需求選擇。
- 定期潤滑:柱塞泵的曲軸、連桿等運動部件需每周檢查潤滑油位(采用 46 號抗磨液壓油),每 6 個月更換一次潤滑油,避免干摩擦導致的部件磨損;
- 密封維護:填料密封需每日檢查泄漏量(允許微量滴漏,每小時≤10 滴),若泄漏超標需調整填料壓蓋或更換填料;機械密封需每 3 個月檢查密封面磨損情況,避免因密封失效導致介質泄漏;
- 介質過濾:在泵進口設置濾網(孔徑根據介質含固量確定,如污泥輸送選 5-10mm 濾網,藥劑投加選 1-2mm 濾網),每周清理濾網雜物,防止雜質進入泵腔導致柱塞或閥件損壞;
- 狀態監測:通過安裝壓力傳感器、振動傳感器,實時監測泵出口壓力(避免超壓運行)與振動值(正常振動≤6.3mm/s),發現異常及時停機檢修,減少突發故障。
在城市市政污水處理系統中,柱塞泵憑借高壓、好的、耐造的特性,成為污泥處理、藥劑投加、高揚程輸送等復雜工況的 “核心設備”。其應用不僅能提升污水處理效率與出水水質穩定性,還能降低運維成本與二次污染風險。未來,隨著污水處理向 “深度化、資源化” 發展(如再生水回用、污泥資源化),柱塞泵將在更高壓力、更好的計量的場景中發揮更大價值,同時需結合智能化技術(如物聯網監測、預測性維護)進一步提升其運行效率與可靠性。
客戶現場:

